顯示具有 微積分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微積分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10年3月1日 星期一

讀書偶記─談科普書暨科學哲學史


頭痛欲裂,不知為何?也許是睡太久,時差不習慣所致;抑或是唸之數學理論太過嚴謹,索然乏味,大違自我本性所導。純粹數學與工程應用,明顯地我應選後者矣。然世事多總事與願違,坊間「主流」教科書的編寫仍已『公理化系統』為基準;即便多有例題穿插其中,行應用之效,但縱有偏於此,總不離其「宗」也。故偶思緒雜亂、紛雜萬千之時,總是進度難再推進、難再下嚥,無奈至極!

此時隨手拾起一本科學史、科普書籍,沉浸於「巨人」們的偉大氛圍,當是最佳調劑。

益者有三。

可欣賞前人長江後浪推前浪,一波接一波的思想浪潮,如浩瀚史詩般壯闊波瀾;更可細細品嚐科學家的愛恨情仇,成長過程跌宕起伏,蓋命運多舛,世俗所不認同也,撫今追昔,喟然長嘆。而學術界的「討論」也引發不同流派的觀點,讓絢爛萬千的世界,加入無數的注腳引領世人;激盪之思想火花,更是令末學讚嘆不已,此乃一益也。

更可反思「主流」課本中的演譯邏輯法,相對映於古人之原始創獲理路,常有茅塞頓開、豁然開朗之感。析言之,正規教程之之編排係按『公理化系統』演譯而成,往往與初學者的知識學習「理路」,發生嚴重的扞格(當然優點亦有,即其圓融貫通的體系,能給予嚴謹的思路歷程,並綻放出冷酷的美。)從而,閱讀科學歷史,觀摩前人的「正常」發現脈絡,此而收開脾醒胃之效,達增進學習動機之目的,此乃二益也。

最甚者乃汲取前人之名言。試想:當代大家匯集畢生功力於「一句」,想必是攝人心神、撼動山河。讓我們欣賞一句耳熟能的千古名言,「給我一個支點,我可以舉起整個地球。」阿基米得如是說,如此豪情壯志,羨煞不少在科學領域上孜孜矻矻的學子。再者,「邏輯將帶你從AB,想像力則任你遨遊天際。」二十世紀最偉大科學家之一的愛因斯坦的丰采,至今仍鮮明的活在世人心中,不啻是給象牙塔內的莘莘學子一記響鐘;也讓受邏輯演繹綁架許久的學生,徜徉大自然的奧妙,敞開胸懷,真有「大塊假我以文章」之舒暢。名言引人前進、乘風破浪,用更宏觀、效率的方式開創未來,此乃三益也。

綜上所述,當證明「卡關」時,不妨輕闔書卷,隨手翻閱科普、科學史,低迴吟唱必有偶得。當然未正式進入正式教程內,亦可廣泛閱讀此類書籍,行廣博恢弘之效,綜覽全局之餘,更可理解其發現脈絡,不致落入修課完畢拿到學分,但不知所云的窘境。

2010年1月19日 星期二

I WILL DERIVE(中文字幕版)


學過微積分的同學,看過影片後必定會心一笑。 作者用詼諧kuso的手法,呈現了初學者對於微分的不解。然而透過載歌載舞的方式,貫穿了考試流程的心境轉變。從求速度的極值,到類推於求加速度的最大值,迴異於制式教育的"邏輯演算",以影像與音樂大膽的行銷微積分。 實乃一上乘之作,大力推薦。

2009年12月30日 星期三

微積分基本定理之發想~


Because the mountain there.
We desire to pursuit our destination even through we ever never get it.

We all know the secret in that place based on infinity effort, and our undefeated sprit, and our telescope into universal.

To see the beauty and grace in Calculus, the delighted language in the nature, by driving our passion, looking forward and forward, proving every theorem god gave, discovering surprise clues appearing around us, dancing in space.


That’s why we here.